• Blog
  • Films
  • Photography
  • Books
  • About
  • Shop
  • Contact
Menu

Mu-Ming Tsai

  • Blog
  • Films
  • Photography
  • Books
  • About
  • Shop
  • Contact
×
27072815_10215961672256299_3419844567119510135_n.jpg

成年人學音樂

Iris Lai March 5, 2018

天氣很冷,所以最近窩在家裡學點音樂好... 關於成年人/出社會學樂器本來自己心理障礙也很多,去年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就有很多疑慮了 但一年後只覺得 為什麼沒有早點開始?對於配樂或本來就在玩音樂的人來說可能這些疑慮很無聊,但就我自己以一個「外行」人當時幾個疑慮 以及我現在的想法(我覺得也適用在學攝影、畫畫任何新東西):

老了,現在學太晚了:
26歲的時候我覺得我做一些事情太老、30歲我也覺得太老、30多歲了我也覺得我太老了,老是一種心態,不是年齡。我爸媽60+跟阿公討論退休的事情被嫌「年輕人老想退休這件事。」我不想花我自己一輩子每個年紀都在覺得自己「太老了、太晚了」。

沒有觀眾:
自己玩得開心就好,為什麼一定要有觀眾?家人、朋友、貓咪都是觀眾。我甚至覺得音樂創作是一件私密的事情。「分享」這件事情在社群網站的時代是一種被過度被放大的事情,好像事情沒有被分享就不存在或沒有意義。但同時我也覺得願意或想分享也值得被鼓勵,因為總是需要信心和勇氣,重點是可以依照自己的節奏跟選擇。

怕吵到鄰居:
這是活在21世紀學音樂的好處,很多東西都可以數位化。電鋼琴、電吉他或電子鼓不但體積小,而且都可以調整音量或帶耳機練。需要彈真的樂器的時候借個鋼琴或練團室就好了。

成本昂貴:
樂器都有好壞之分,我自己覺得出社會之後學樂器的好處是反而經濟上比較寬裕,比學生時代選擇多。當時學吉他幾乎都是挑最便宜的,練起來反而辛苦。借的、二手的樂器取得的方式很多,買的話我會挑中間等級,不會太爛也有點成長性,可以跟著我的程度一起成長。學習的話網路上的資源非常多,Youtube隨便開都有各種程度教學;如果沒有專業錄音或純粹嗜好,其實花費不會太多(當然自己也要有自制力,因為很容易變成器材控😅)。

沒有音樂背景、不懂樂理:
我吉他社玩了四年,也學了鋼琴,我既看不懂五線譜,樂理認知也停留在國小程度。以前音樂課還被當掉,而且非常討厭上音樂課,結果現在不但幫自己的影片配樂,音樂還變成我最大的興趣嗜好之一。如果只是想彈彈唱唱、騙呷騙呷不一定要很懂樂理或看五線譜,但樂理可以幫助瞭解自己在彈什麼、或是幫助創作。

怕彈很爛、丟臉:
我也會煮飯,但我很清楚我不是Jamie Oliver,我也會彈吉他,但我知道我用遠不會成為Steve Vai。但誰規定一定要很強才能做某件事?我很喜歡一句話,「任何事情只要值得做,就算做得很爛也值得。」

In Life 生活, Thoughts 思考
← 完整的殘缺重灌運動生活 →
 

About Me

mumingtsai.png

蔡牧民 Mu-Ming Tsai

Entrepreneur, Filmmaker, Photographer and Writer
創業家、電影導演、攝影師、作者

Search Posts

  • Books 書 1
  • Emotions 情緒 5
  • Films 電影 6
  • Life 生活 8
  • Photography 攝影 2
  • Thoughts 思考 8
  • Work 工作 4

Watch My Films

The first Taiwanese Sci-Fi moviePARADOXICAL

The first Taiwanese Sci-Fi movie

PARADOXICAL

HANZI

HANZI

MAKER

MAKER

DESIGN & THINKING

DESIGN & THINKING

©2021 Mu-Ming Ts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