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log
  • Films
  • Photography
  • Books
  • About
  • Shop
  • Contact
Menu

Mu-Ming Tsai

  • Blog
  • Films
  • Photography
  • Books
  • About
  • Shop
  • Contact
×
20664133_1896711827316493_6940134047488399099_n.jpg

通向同個靈魂的快樂

Iris Lai September 10, 2017

之前讀到一個簡單卻有道理的財務觀念,就是在哪裡失去的錢不不一定得從同個地方賺回來。比如說買了房子得繳房貸,不一定得靠出租房子本身補回流失的金錢。最近在想情緒管理是否也有相通之道。

有時候我也很在乎我在工作上的表現。不如意的時候就開始產生很多比較、或開始focus在自己不足的部分。高效率與理性直覺就是趕緊修正這件事,提出最佳化的解決方案。這樣的想法也沒錯,只是有時候會變得鑽牛角尖,或有時候事情就是需要時間的醞釀,或外在條件的還未水到渠成。

但我最近在爬山的時候發現一件事。當你在野外的時候,看到一個壯闊的風景,似乎原本執著的事情都變的不是這麼重要。那不單是一種焦點的轉移,是似乎自己的靈魂被以其他的美好填補。終於等到海邊的日落,那種值得的感覺,跟我的工作一點關係都沒有,外在條件也毫無改變,但因工作挫折失去的信心,卻因為一個毫不相干的景象而變得不重要,甚至被彌補。

我在想靈魂是不是像個容器一樣,有時候裝水,有時候舀水。遭遇挫折與低潮的時候水被舀出一點,但體驗什麼美好的時候都會在裝進同一個心靈、同一個容器。就像理財在哪裡損失的金錢不一定要以同個方式賺回,情緒也是如此,有時候在哪裡失去的情緒,不一定得在同個地方補回;因為全都是通向同個靈魂的快樂。慢慢的開始理解與學習放下,有時候解決一個放不下的執著,答案跟問題根本無關。

In Emotions 情緒, Thoughts 思考
21034160_1896709407316735_7642976259820963351_n.jpg

關於廉價咖啡

Iris Lai September 10, 2017

大概是去年底upgrade了自己的咖啡習慣。學會了手沖,開始知道Hario, Kalita這些品牌。去北海道時也冒著大雪逛到一家Kalita的專賣店,店員請我們試喝,外面飄著大雪,不會說日文的我們用粗淺的語言溝通心裡的溫暖。

從以前的味覺盲目到現在至少還會有些微的品嚐,開始會說這支豆子偏酸、偏苦。

也許是自己來自中產階級家庭,較昂貴的東西用起來都會有種距離感,同時也擔心自己變得高傲,由奢入檢難,回不到以前單純的美好。

經歷過手沖之後有時候還是會喝非常普通廉價的咖啡。可能是即溶、可能是麥當勞早餐附的,或是順手到7-11買的拿鐵或是咖啡豆老闆說喝那種咖啡如同自虐的星巴克。上星期去逛大潤發竟然發現有在賣Folgers,第一個畫面是以前在美國當窮學生的時候都喝這個,第二個畫面是電影 《謀殺綠腳趾》 The Big Lebowski裡面被拿來裝骨灰。自從那部片之後無法再以一樣的眼光看自己習慣的咖啡。

雖然真的比不上手沖,但一直在想為什麼對廉價咖啡有種心軟的感覺。好像那種廉價的味道提醒自己某個年代,某個狀態。

廉價咖啡讓我想到以前窮到不行的日子,硬是要享受生活品味的感覺。簡單的滿足,有勝於無,在已經拮据的狀態裡,沒有去想生活是偏酸、還是偏苦。就單純只是去找到當下的美好。

In Thoughts 思考, Life 生活

情緒也是要練的

Iris Lai September 10, 2017

目前一個禮拜至少要有一兩次的運動session,除了上健身房,偶爾也到河濱騎單車或最近也試著開始慢跑。其實回想起來小時候的自己算是蠻好動的,體育也還不錯,可能隨著讀書、做一份跟電腦長期相處的工作後不知不覺的就靜態了起來。三十歲至中年鮪魚肚的元兇不是漸緩的新陳代謝、是工作型態。

之前在看戶外品牌Arcteryx的短片,其中一位攀岩好手不是在戶外就是在健身房,我喜歡他說的:「即使一天沒做什麼,只要有運動就覺得自己沒有浪費這一天。」我現在還蠻喜歡出去運動,找一個自己喜歡的podcast同時健身又補腦的感覺。運動是那種少數你身上少了東西,又可以有所獲得的活動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始終無法理解在河濱邊騎單車邊抽煙的想法,既沒有達到運動效果又空氣污染。

我不是那種天生好身材的人,我完全是易胖。光看到麥當勞的logo我就胖兩公斤了。還好麥當勞就在我的健身房旁邊,吃完可以馬上去健身房「贖罪」。但通常順序都是先去健身房,健身完覺得肚子很餓就想說熱量應該會持續燃燒吧,然後就點了四盎司牛肉堡。

不過最近有一個有去的體會,就是情緒上我也是那種易胖體質。高度敏感、略帶憂鬱,容易想多的人。隨著年紀的增長,壓力與感性也囤積。不知道是幸運與否,但許多人不是容易堆積情緒的人,天生的愉悅程度就是比較高,但我不是那種人。我是那種一疏忽情緒管理就會肌肉鬆弛的那種。所以我也得找出可以練就好情緒的方式,探索我自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,喜歡什麼樣的東西。快樂是一個抽象的東西,要有好的情緒就像要有好身材一樣,要練的。

我們都不是情緒天生麗質的料,是得努力練習的那種,and that's ok。

In Emotions 情緒, Thoughts 思考
← Newer
 

About Me

mumingtsai.png

蔡牧民 Mu-Ming Tsai

Entrepreneur, Filmmaker, Photographer and Writer
創業家、電影導演、攝影師、作者

Search Posts

  • Books 書 1
  • Emotions 情緒 5
  • Films 電影 6
  • Life 生活 8
  • Photography 攝影 2
  • Thoughts 思考 8
  • Work 工作 4

Watch My Films

The first Taiwanese Sci-Fi moviePARADOXICAL

The first Taiwanese Sci-Fi movie

PARADOXICAL

HANZI

HANZI

MAKER

MAKER

DESIGN & THINKING

DESIGN & THINKING

©2021 Mu-Ming Tsai